中国提前采购南美大豆,导致美国失去出口高峰窗口
9 月和 10 月的 1200 万吨采购量反映了中国同期需求的一半左右,减少了购买美国农作物的需求。
农作物大豆中国提前采购南美大豆,导致美国失去出口高峰窗口。
中国已提前锁定9月和10月巴西大豆供应,使美国出口商错过了传统上利润最高的销售期。
这一转变凸显了北京对南美贸易日益增长的依赖,同时也正值北京与华盛顿之间政治和商业紧张局势再度加剧之际。
根据巴西Safras & Mercado的市场分析,贸易商报告称,中国9月份大豆采购量约为800万吨,10月份采购量约为400万吨,约占该国这两个月预计需求量的一半。所有采购量均来自南美,其中巴西占据最大份额。
此举实际上缩短了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的“窗口期”,该窗口期通常为9月至巴西大豆收获前1月。
去年,中国进口了1.05亿吨大豆,其中2213万吨来自美国,可见大豆早期种植对美国农民的重要性。
在做出从南美购买更多大豆的决定之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徘徊在五年来的低点附近,预计中国购买量减少将使价格承压。
当被问及大豆采购及其对美国生产商的影响时,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没有直接谈及贸易量。
相反,他表示,北京希望“美方与中方共同努力,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并呼吁“在平等、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以促进双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驻巴西利亚大使馆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周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开敦促北京将从美国购买的大豆数量增加四倍,这是在两国关税休战协议即将到期前几天做出的戏剧性举动。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中国担心大豆短缺,并表示他期待北京方面“迅速”下订单。这番言论一度推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但市场观察人士很快质疑,这样的协议是否现实。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中国将需要从美国采购大部分大豆进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变,将取代现有的巴西大豆进口量。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增加农产品采购是否会成为北京和华盛顿达成持久贸易协议的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尚未预订第四季度的美国大豆,据报道,一些饲料制造商正在测试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替代供应商,以确保更便宜的南美蛋白粉。
在巴西,中国早期的承诺和特朗普的策略都得到了出口商的平静信任。
巴西大豆生产者协会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监测潜在贸易协议对农作物的影响,但9月和10月强劲的销售表现可能为进一步巩固巴西作为中国主要供应国的地位提供机会。
由于美国面临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巴西和中国也在致力于长期贸易一体化。
周日,巴西报纸《圣保罗页报》报道称,两国官员正在起草一份双边议定书,以承认主要农产品出口(特别是牛肉和大豆)的环境认证和可追溯系统。
该计划将统一衡量排放、土地使用和动物福利的方法,使中国能够正式承认巴西的“碳中和肉类”和“低碳大豆”等可持续发展标志。相关措施包括集成数字追踪、链接环境数据的二维码以及共享数据库。
该议定书旨在促进贸易畅通、提高认证产品的价值、并预防未来的非关税壁垒。
预计中国技术代表团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巴西,在最终确定交易之前对当地系统进行检查。
此次会谈是在美国提高巴西商品关税、华盛顿与巴西利亚之间的政治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扩大其授权的巴西出口商名单,涉及咖啡、加工食品等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