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版主: who

内容
作者
usmajia
常客
帖子: 456
注册时间: 2024-02-05
Has thanked: 12 time
Been thanked: 28 tim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1

#1 帖子 usmajia »

美国本身就是高度开放的消费市场,只要产品好,美国人不会排斥外国品牌。

1970s 石油危机后,美国人发现日本车小、省油、耐用,很快占据市场。美国产业受冲击。

但日本、韩国车企聪明地在美国建厂(丰田在肯塔基,现代在亚拉巴马),雇了几十万美国人,本地化程度很高,美国消费者不觉得这是“外国入侵”,反而是创造就业。逐渐转变为“在美国生产的外国品牌”。

日本、韩国汽车在可靠性、油耗、售后维护成本上口碑很好,特别是丰田、本田、现代、起亚。

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更多强调“全球化竞争”,而不是“文化输出”或“攻城略地”。他们也清楚,美国人买账的是质量与价格,而不是民族情感。

反观中国电动车为什么被视为威胁:

中国电动车产量巨大,2024–2025 年出口量全球第一。价格通常比欧美同类车便宜 20–30%。

在欧洲,美国本土厂商担心被低价冲击,大量失去市场份额。
就业担忧。汽车产业是欧美传统的“就业大户”,如果市场被中国电动车蚕食,当地工人饭碗受威胁,政治压力就很大。

中国政府在电动车产业链,电池、整车、充电桩,提供过大量补贴和政策倾斜。西方批评这是国家资本主义,导致中国车企能以更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不公平竞争。这也是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的原因之一。

电动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涉及 电池技术、车联网、自动驾驶、数据收集。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品牌电动车进入会带来 数据安全问题比如车辆位置、用户习惯数据被传回中国。

同时,中国电池和充电标准若成为全球主流,会削弱欧美在未来交通技术上的主导权。

在中美、中欧的竞争语境下,中国电动车被看作 产业崛起的象征。
电动车是未来几十年全球产业转型的核心,能源转型、碳中和,谁掌握主导权,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里占优势。

因此西方不仅担心市场份额,还担心 战略依赖,像过去在钢铁、光伏、稀土上的经验。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5659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1026 time
Been thanked: 435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2

#2 帖子 牛大春 »

美国已经放弃电动车这个赛道了。连马斯克都说特斯拉是AI公司。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resso
栋梁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6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3

#3 帖子 resso »

主要是中国补贴的太多,产能太大,大家不想陪着一起死。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863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44 time
Been thanked: 110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4

#4 帖子 枫林晓1 »

产业研发和启动阶段大量补贴。历史事实。

现在补贴已经很少。也是事实。

那么产业发展初期国家补贴是否合理合法?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863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44 time
Been thanked: 110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5

#5 帖子 枫林晓1 »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三个层面:国内产业政策合理性、国际贸易规则合法性、以及国际舆论与地缘政治博弈。我来分开讲:


一、国内产业政策角度:合理性

  1. 产业培育的必要性

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在起步阶段,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基础设施缺乏,如果完全交由市场,很可能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

政府补贴能降低用户购车成本、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 降低成本 → 市场化竞争”的正循环。

  1. 公共政策目标

除了经济培育,还有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减少石油依赖、降低碳排放)、战略产业竞争力等目标。

在这些维度上,国家补贴不仅合理,而且有强烈的政策正当性。


二、国际贸易规则角度:合法性

  1. WTO 框架下的补贴规则

WTO 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 Agreement)把补贴分为三类:

禁止性补贴:与出口业绩直接挂钩,或要求必须使用本国产品才能获得的补贴;

可诉性补贴:虽然允许,但若对他国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可被起诉;

非可诉性补贴:用于研发、环保、弱势地区发展等,原则上可豁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主要针对国内市场消费者购车(降低终端成本)、研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直接附加“必须出口”条件,因此严格来说并不属于WTO禁止性补贴。

  1. 争议点

他国可能认为:虽然没有直接出口挂钩,但大规模补贴导致中国企业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倾销效应”,伤害了他国产业。

这类情况属于可诉性补贴范畴,他国可以在WTO框架内发起争端解决,也可以单方面征收反补贴关税。

例如欧盟、美国近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就是基于这一逻辑。


三、国际舆论与博弈:现实操作

  1. 普遍性

其实不仅中国,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欧盟绿色工业计划、日本对电池/氢能补贴等,都在大量使用产业补贴。

从实践上看,大国几乎都会在产业初期给予补贴,只是规模和透明度不同。

  1. 话语权之争

中国的补贴规模大、覆盖广,加上中国企业竞争力强,所以容易成为欧美等国指责的目标。

国际上对“什么是合理补贴”的标准,往往不是单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与利益的博弈。


四、结论

合理性:在产业培育、环境政策、能源战略等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合理。

合法性:形式上基本符合WTO规则(没有直接出口挂钩),但可能构成“可诉性补贴”,因此他国有权发起争端或反补贴措施。

国际政治:补贴本身是普遍现象,但由于中国产业竞争力突出,成为国际博弈焦点。


要不要我帮你对比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 vs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看看两者在“合规性”和“规模”上的差异?这样更清楚地看出哪些方面是真正的争议点。

resso
栋梁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6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6

#6 帖子 resso »

枫林晓1 写了: 27 9月 2025, 19:09

产业研发和启动阶段大量补贴。历史事实。

现在补贴已经很少。也是事实。

那么产业发展初期国家补贴是否合理合法?

现在产能已经过大,必须死50%,而且现在补贴也不少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863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44 time
Been thanked: 110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7

#7 帖子 枫林晓1 »

如果在稀土低潮期,1980到2000这二十年。美国能够对稀土产业进行补贴。维持稀土产业和研发。

哪有今天?

所以在产业初创和低潮期,进行国家补贴。并非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恰恰是国家在战略层面的能力的体现。

当然了。wto如果真的严格执行。中国发展不到如今这个规模。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863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44 time
Been thanked: 110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8

#8 帖子 枫林晓1 »

电动车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启动发展期
为什么美国不给足了补贴发展电动车。因为美国不讲电动车视为priority。

中国则优先发展。

这是国家策略层面的选择。

大家一起来发展不好吗。都给大量补贴。尽早取代石油不好吗?。早点实现气候稳定。多好。

不如从现在开始中美一起补贴。对世界都有好处。

那么美国这么大体量的印钞。都在发展什么?

这个需要请教美国华人了。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863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44 time
Been thanked: 110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9

#9 帖子 枫林晓1 »

半导体,ai。军工。医药。这些是美国大量投资和补贴的产业。没人能说啥。因为这是国家发展策略。

resso
栋梁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6 time

Re: 中国电动车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韩国车,被视为威胁

#10

#10 帖子 resso »

枫林晓1 写了: 27 9月 2025, 19:24

电动车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启动发展期
为什么美国不给足了补贴发展电动车。因为美国不讲电动车视为priority。

中国则优先发展。

这是国家策略层面的选择。

大家一起来发展不好吗。都给大量补贴。尽早取代石油不好吗?。早点实现气候稳定。多好。

不如从现在开始中美一起补贴。对世界都有好处。

那么美国这么大体量的印钞。都在发展什么?

这个需要请教美国华人了。

我这么说吧,中国lfp电池的产量是全球需求量的3倍,就算全球市场都给中国,靠内卷,中国也要死掉三分之二的企业
至于美国人愿不愿意开电动车,你不也爱开油车么,美国人就不能开油车啦?

回复